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2.6%。
以冰雪旅游业为例,东北拥有极好的冰雪资源,有着发展冰雪旅游业的良好基础,通过旅游配套设施的建设、文化旅游氛围的营造和外部资金的引入,挖掘地方旅游资源。刘晓光说,进一步分析研究发现,东北经济之所以在本轮调整中迅速恶化且困难程度远超其他地区的深层次原因,是其深陷单一经济结构困局。
非公经济发展滞后导致市场化机制难以实现,使得东北经济难以像广东、江苏等省份那样在短期内迅速调整。2014年东北重工业占比仍维持在78%,高于全国不到70%的平均水平,尤其是黑龙江和辽宁省重工业占比分别高达80%和79%,且多集中在钢铁、煤炭、石油等产能过剩行业,产品也多处于产业链的底端。其中,辽宁、吉林、黑龙江省的GDP实际增速分别仅为3.0%、6.5%和5.7%,名义GDP增长率为-0.3%、3.4%和0.3%,持续位列全国末位。深陷单一经济结构困局近年来,东北地区经济出现断崖式下滑,GDP、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支等宏观经济指标增速纷纷出现大幅回落。例如,黑龙江龙煤集团拥有23.3万人的庞大职工队伍,劳动生产率却只有全行业平均水平的34%,人工成本占公司总成本的47%,在产能过剩的背景下面临巨额亏损和职工欠薪的局面。
分析认为,即便平稳度过本轮危机,随着我国城市化硬件建设从超高速扩张转变进入常规性增长,重工业部门外延数量扩张高潮正在过去,煤炭、电力、钢铁、货运等相互联系紧密的重工业部门自世纪初以来的高速增长可能已戛然而止,未来在数量扩张上将进入低增长阶段,只能在内涵增长与提升单位物品品质方面努力,通过不断创新扩大发展空间。由于这种单一的产业结构,特别是大型重工业企业尾大不掉,导致东北经济应对波动风险的能力极弱。据统计,2015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比2014年下降2.3%,其中主营活动利润下降4.5%,用工较多的采矿、水泥、电解铝、造船等行业利润降幅更大。
二线热点城市南京同期新建商品房月同比涨幅分别为7.9%、10.8%和14.1%,环比分别为1.2%、2.5%和2.7%,房价上涨大有追赶之势。国家公布的2016年粮食最低收购价格与2015年相比,早籼稻价格有所下调,中晚籼稻、粳稻和小麦的最低收购价格持平,这在政策上扭转了连续多年指导粮价小幅上涨的格局。2016年粮食价格将保持基本稳定态势,将为整个农产品价格的稳定奠定基础。2016年我国经济运行面临十分复杂的国内外环境,经济发展遭遇前所未有的困难。
农民工月收入增速分别为21.2%、11.8%、13.9%和9.8%,远远超过同期GDP的增速。四、农产品价格上涨幅度继续减小受农业结构调整、大宗农产品去库存、国际农产品价格低于国内价格等多种因素影响,2016年我国农产品价格涨幅将继续缩小,极少数农产品价格会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大多数农产品价格上涨乏力,个别品种甚至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
同时,由于国际贸易持续萎缩、美元升值等因素影响,今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可能继续低位震荡运行,价格水平总体将低于去年,也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国内价格涨幅。2011-2014年,我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年工资增幅分别为26.8%、18.3%、31.2%和10.4%。这一系列政策措施对房地产市场形成明显的利好,促进了房地产市场的回暖。第三,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央行将有意提高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波动幅度,使得人民币汇率波动较以往更大。
2016年2月,上述品种利率分别为1.99%、2.35%、2.65%、2.93%,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35.39%、48.35%、45.13%、42.09%。但是,人民币汇率不存在持续大幅度贬值基础。主要新兴市场国家中俄罗斯、巴西经济均出现衰退并伴随严重通胀,南非也处于衰退边缘且面临通胀威胁。紧跟其后的是上海和北京,其涨幅虽然没有深圳大,但上涨的后劲很足。
2016年1月进一步降至10.81%,比去年同期下降24.93%。首先,实体经济对货币信贷资金的需求下降。
而同期生活资料价格分别上涨0.2%和-0.3%,保持平稳运行状态,说明PPI的下降主要是生产资料价格下降的影响。同时由于目前供求矛盾没有缓解,需求仍然不足,PPI和大宗产品价格下降所累积的滞后作用将加速向加工工业、一般日用品和耐用消费品传导,使得价格下降的产品范围增加,对整体经济和企业经济效益的负面影响将继续增加。
而去库存压力较大的三四线城市房产价格短期内下行压力仍然存在,但预计降幅将有所减小,部分三四线城市住房价格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5年12月至2016年2月,70个城市新建商品房价格同比下降的由49个减少到37个,同比价格上涨的由39个增加到47个。尽管PPI和主要大宗产品价格的下降幅度会有所减小,但累计降幅仍在增加,对其他相关行业产品价格的传导作用会继续加强。其次,国家以钢铁和煤炭行业作为切入点,加快关闭、出售和合并步伐,推动去产能、去库存,推进供应侧结构性改革,化解产能过剩矛盾,职工下岗现象增多,导致就业难度增加。但从趋势上看,2014年劳动力价格涨幅已经出现明显的回落,2015年由于经济增长速度持续下降,企业经济效益减少,劳动力工资涨幅继续回落,2015年农民工月收入比上年增长7.2%,增幅比上年下降2.6个百分点。再考虑到今年居民消费价格翘尾影响大于去年,因此判断今年居民消费价格仍将保持温和上涨态势,涨幅将略高于去年。
人民币汇改当日人民币一次性贬值2%,此后汇率中间价在6.3至6.4区间内波动。最后,从贸易收支角度看,2015年中国经常账户货物贸易顺差近6000亿美元,表明我国并不需要通过竞争性贬值扩大对外贸易量。
其次,我国当前外汇储备充裕,有能力应对市场投机力量,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的基本稳定。其次,我国采取了一些抑制PPI特别是大宗商品价格过度下跌的调控措施,比如设置成品油地板价。
首先,经过长时间、大幅度的下跌,部分大宗产品价格已跌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点,价格水平接近生产经营的盈亏平衡线甚至在平衡线之下,年内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继续大幅下跌的可能性很小,对国内市场PPI的冲击弱于去年。五、房地产价格总体上涨不同城市走势继续分化2015年下半年以来,中央和地方政府连续出台调整个人住房贷款政策以及房地产交易环节契税、营业税等政策措施,进一步降低了非限购城市个人住房贷款一套房和二套房首付比例,特别是地方政府纷纷推出促进房地产去库存的有针对性的政策。
2014年11月以来,经过6次降息,银行1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由3.00%、6.15%降至1.50%、4.75%,5年以上中长期贷款利率由6.55%降至4.90%,分别累计下降1.5、和1.65个百分点,为2005年以来最低点。采取兼并重组、破产清算等经济手段,以及强化环保、质量、能耗、安全等硬约束措施,加大政策力度引导产能主动退出。七、资金价格将呈现下降走势近两年我国资金价格呈现明显的下降走势。用5年时间压减粗钢产能1亿-1.5亿吨,用3-5年时间退出煤炭产能5亿吨左右、减量重组5亿吨左右。
2016年2月,继续降至18.61%,比去年同期下降4.86%。从发展趋势来看,2016年我国劳动力价格涨幅将会趋缓。
2015年以来,央行多次降准并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2016年2月末M2、M1余额分别为142.46万亿元、39.25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3%、17.4%,增速分别比上年同期加快0.8、11.8个百分点。从构成来看,第二产业平减指数1-4季度同比分别下降4.21%、4.13%、5.27%和5.50%,全年下降4.79%。
从发展来看,随着多重利好政策效应的进一步显现,各地房地产市场刚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进一步释放,对于房地产价格上涨形成有力支撑,全年房地产价格将保持明显上涨的态势,涨幅将超过去年。首先,受美元走强及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分化影响,全球范围息差或将扩大,大部分新兴经济体面临货币贬值和资本流出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币存在一定贬值压力。
首先,我国粮食生产已经连续十二年增产且库存充足,基本上抑制了粮价的大幅上涨。而同属二线城市的沈阳市同期新建商品房月同比涨幅分别为-0.9%、-0.5%和-0.4%,环比分别为-0.1%、0.1%和-0.3%,丝毫不为当前热点一、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的火爆所动。但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生活必需的食品和服务价格的上涨以及政府调整公共服务价格、去产能、去库存等政策因素的影响,并不是经济运行或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同时,价格运行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将使价格调控的难度加大,产生的风险概率增加。
从国际形势来看,发达国家经济复苏进程缓慢且反复,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遇到很大困难,影响到全球需求增长,将制约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但我国由于耕地数量的制约,农产品供求关系一直处于总体紧平衡、结构短缺的状态,加之气候、自然灾害、疫情因素等农业生产的不确定性影响,农产品价格总体仍将保持一定幅度上涨态势,但涨幅将继续减小,少数农产品价格可能因结构性因素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大多数农产品价格上涨乏力,个别品种甚至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
同时,货币政策稳健偏松的预期增强,资金供应充足,房地产市场加杠杆政策促进了资金的活跃,流入房地产市场资金明显增多。因此,我们既要看到价格运行好的一面,也要看到价格运行中潜在的问题和风险,特别是对当前价格运行中的潜在问题和风险要高度关注。
第三,工业品出厂价格持续下降,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增大的客观环境也将为资金价格的下降提供基础条件。从未来发展趋势来看,受农资支出下降、粮食库存压力较大、部分农产品(12.98,-0.02,-0.15%)滞销风险上升等方面影响,农产品价格涨幅将小于上年,因此影响到第一产业平减指数涨幅可能略有减小。